软件为钥:开启未来工业新纪元

2024/6/5 14:09:57

我们对未来总是充满好奇和期待,科技将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社会将如何进步?人类将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未来的工业又将是什么样子?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的结合,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版图。工业软件——作为驱动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支撑,将为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持续增提供强大动力。

 

日前,走向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工业信息安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赵敏,施耐德电气工业自动化业务中国区数字化能力中心负责人刘文做客《你好,未来工业》栏目第1期,围绕“软件——智能制造的金钥匙”这一话题展开对话,共探软件定义的未来工业。

 

 

未来智能引擎

 

“工业软件并不仅仅是软件,而是工业知识精髓和工业属性在数字空间的凝聚与映射。”正如走向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工业信息安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赵敏所言,工业软件是工业化的集大成者,是赋能工业发展的“超级数字工业母机”。

 

作为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软件的价值早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工具范畴,它正以势不可挡的方式重塑着整个未来工业生态。刘文谈到,伴随数字化和IT技术的发展,工业软件的类型和功能不断拓展,从最初满足单一任务需求,到覆盖制造全流程各环节。通过软件应用,企业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确保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更重要的是将原本孤立的设备和系统紧密地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无缝流动,增强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响应速度,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协作和运营效率。

 

如今,工业软件已经不再是单一的零散产品,而是平台架构加模块化的产品组合,覆盖全流程,满足行业差异。在刘文看来,工业的数字化转型要“以客户场景需求为中心”,软件不能“单打独斗”,软件需要与硬件协同,与场景结合,切实切入客户的应用场景和实际痛点,才能将价值真正落到实处。赵敏同时强调,企业不应以传统眼光看待软件,只有机电软网一体化协同,才能真正落实先进设备的价值。

 

软件的开发需要标准化的编程环境,硬件的连接需要标准化的统一接口,来自不同厂商的软、硬件产品相互之间如何能够顺畅“沟通”?施耐德电气给出的答案是: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该平台基于IEC 61499标准,将硬件厂商在统一标准下进行整合,由软件定义自动化,通过对软件和硬件进行解耦,推动了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即插即生产”。

 

赋能产业生态

 

“工业智能可以概括为两个层面,对于‘硬’来说,是需要能适配任何软件的芯片,对于‘软’来说,是工业软件与硬件的无缝衔接和快速响应。”赵敏表示,“今天,像施耐德电气这样的企业都是在力争把工业自动化的这种智能价值发挥到极致,而这里面,有硬件的影响,而更深入、更关键的则是软件。”

 

卓越的软件开发能力和深远的软件发展历史在施耐德电气的数字化转型战略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刘文介绍,施耐德电气不仅自身拥有强大的软件产品,还整合了全球领先的软件品牌,例如AVEVA、ETAP、IGE+XAO、RIB等,覆盖从设计、建造、运营到维护等不同阶段,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软件组合。

 

近年来,施耐德电气在助力客户实施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中,也展现了其在软件领域的创新实力。例如,在上海华谊位处广西钦州的基地建设中,施耐德电气为其建造了一个“数字工厂”。在这个与现实1:1同比例的数字化工厂3D模型中,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将实体实时数据映射到虚拟空间,上海华谊实现了对产能、质量、设备和能源等高质量数据的采集和管理,让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变得可观测、可预测。

 

施耐德电气深知,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知识管理和应用的革新。通过先进的软件平台,客户可以更有效地收集和分析数据,形成有价值的知识资产,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知识共享和传递。这不仅提升了客户的运营效率,更是赋能整个产业的进步和发展,共同迎接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释放AI新动能

 

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赋予工业软件前所未有的智慧和力量。大模型和生成式AI技术的突飞猛进,为工业软件和制造业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如今,大模型可以助力非结构化数据的理解和工业知识的沉淀,生成式AI则可以帮助工程师自动生成代码,减少工程量和时间成本,这都为工业软件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新思路。

 

赵敏预测,未来的智能制造将实现对每一个“原子”的精准控制,这将通过软件给出的数据来实现。AI技术的应用,使得软件能够更精准地控制物理实体,真正实现智能制造。

 

刘文指出,AI显著增强了软件性能,大幅减少了对传统人力的依赖,尤其是对过往经验的依赖。依托以软件为代表的领先数字化能力,施耐德电气也在不断将AI技术运用于数字化解决方案中。无论是在生产排班预测、化工装置自动开车、工艺流程的优化,还是在暖通设备的节能管理等方面,施耐德电气都通过AI技术为用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不仅帮助用户在实体场景中实现智能化管理,还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和能源使用效率。

 

施耐德电气自身工厂以及与行业头部客户的合作案例表明,基于AI技术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降低约5%-10%的能耗,并提升3%-5%的工作效率。这一数据也充分证明了AI技术在产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巨大潜力和价值。

 

激发新质生产力

 

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软件通过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化算法,融合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为企业的创新驱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进而帮助企业建立起知识库,实现专业知识的积累、共享和传承。同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决策支持系统,软件还为企业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帮助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

 

软件在工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价值是立体且全方位的,它不仅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整合AI、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工业软件不仅能够提升制造企业的竞争优势,更是推动整个中国制造业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而施耐德电气的实践和探索,无疑为工业软件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施耐德电气相关新闻:
循环经济?“全”力以赴!施耐...
AI赋能,施耐德电气先进过程...
AI赋能,施耐德电气先进过程...
施耐德电气携手和光同耀,共同...
未来就绪 施耐德电气携手英伟...
施耐德电气2024创新峰会:...
聚力生态,向“新”而行 施耐...
石勇:数字化、低碳化“双转型...
2024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召...
施耐德电气丁晓红:AI与应用...
施耐德电气 Modicon ...
施耐德电气AI应用探索:实现...
2024“室内设计影响力创造...
#工业前“言”# 让工业减碳...
施耐德电气第5亿台TeSys...
施耐德电气亮相CIPM春季药...
智能化时代,OEM用户该选择...
汉诺威观察丨生命科学行业全价...
更多施耐德电气新闻...

通过中华工控网在线联系施耐德电气有限公司:

免费注册为中华工控网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