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kong.com 2024-10-29 13:47 来源:第一财经
热度不减的人形机器人领域近年来涌现出了不同结构形态、不同技术方向的相关产品,为统一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语言,规范人形机器人技术产品的发展路径,也需要定义人形机器人领域相关术语,并对人形机器人领域产品进行分类分级。
10月28日下午,在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创新论坛上,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下称“国地中心”)联合行业内头部企业和机构,发布了包含《人形机器人分类分级应用指南》《具身智能智能化发展阶段分级指南》在内的全国首批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标准。
主办方介绍,团体标准《人形机器人分类分级应用指南》定义了人形机器人通用、结构、智能相关的术语名词,从结构外观、移动方式、智能模型等方面进行指导分类,按照具身智能、下肢运动、上肢作业、应用环境等作为分级要素,将人形机器人划分为L1-L4四个技术等级。该标准适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研究、开发、生产、评估和应用推广。
团体标准《具身智能智能化等级分级指南》规定了具身智能技术领域的智能化等级划分依据,采用系统功能性、自主性、泛化性的分级原则,按照感知、认知、决策、自主等核心能力作为分级要素,将智能化等级从基础到高级智能化水平划分为G1-G5五个阶段。该标准适用于具身智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生产、评估和应用推广。
上海市经信委人工智能处处长潘焱在会上表示,为深化人形机器人发展,上海将重点推动两方面工作。一是打造虚实融合具身智能训练场。建设多地联动的物理训练场,构建软硬协同的虚拟训练场,融合真机和仿真数据,年底完成场地建设,支持超100台异构机器人采集训练。二是完善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以浦东作为产业核心承载区,通过人工智能、工业上楼等相关政策,组织传统零部件企业向人形机器人领域转型,引进外地创新企业在沪落地,构建上下游协同、企业融通的产业生态。
“全国首发两个相关标准,规范了人形机器人的分类分级以及具身智能的智能化分级,有助于行业统一标准、明确方向,加快技术落地与推广。”潘焱说。
本次牵头发布标准的国地中心,5月在上海揭牌,是人形机器人领域国家首个公共平台,该中心正在浦东建设一个训练场,可容纳100个人形机器人同时进行智能训练的场地,到2027年可以满足1000个人形机器人同时训练。
国地中心总经理许彬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国地中心本身就是要牵引行业的发展,比如现在正在做的训练场。而标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希望通过标准的建设、顶层的牵引,后续会在训练场做数据的采集、共享,让大家形成共识然后把标准推广下去。“标准只有做起来,才有真正的价值,并指导行业发展”。
他说,目前限制和制约人形机器人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数据。和自动驾驶一样,人形机器人发展未来也需要更多更高质量的数据去使用,但机器人要比自动驾驶汽车难得多,它对数据的要求更高,也希望通过这个训练场建设解决这些共性的问题。
上海市标准化协会秘书长王金德告诉第一财经,标准化的形式多种多样,原来已经有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目前又增加了团体标准的战略工作,“团体标准是我国的一个新型标准化的形式,对引领整个产业发展,尤其是新兴产业发展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会上,上海库帕思科技有限公司与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共建具身智能语料数据生态》倡议,并签订具身智能语料运营合作意向书。
参与企业之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副总工,人形机器人中心、伺服中心主任王洪武告诉记者,行业内如果没有一个标准及体系,所有人做的事就会不协调不统一,标准的发布,能让企业在类似产品标准的建立,包括一些语音库的标准化方面设计的规范上更统一。“未来会加速我们数据的分享、数据的复用,指导大家的设计思路,快速地让产业能够成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