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kong.com 2015-07-14 15:43 来源:《今日科技》
一批大学生,一间地下室,一片质疑声,一路艰辛,最终赢得一片天下。这就是中控集团萌芽的“双螺旋”结构的开始与结果,从此开创企业创新与生命的大门。
产品领航:初尝成功、进军高端、迈入世界顶级项目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正面临着自动化行业的寒冬,美国Honeywell、罗斯蒙特和日本横河等国外产品一统天下。
一批刚刚毕业的浙大学生,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浙大地下室里,在一片质疑声中,金建祥等老师和一批年轻人就这样起步。仅用不到1年的时间,他们啃下了DCS这块硬骨头,解决了国家两个“五年计划”都没有拿下的技术难题。
工业企业对控制系统要求极高,需要保证365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这也就意味着,企业的选择会非常谨慎,没有机会让你试一试。
“刚开始,客户不相信国内能做出同类的产品,我们产品价格只有国外产品的1/3,但许多项目需要三番五次做说服工作。”中控集团董事长金建祥说,其中的心酸,难以言表。
初尝成功
1993年底,中控的第一套DCS凭借系统的冗余技术在巨化锦纶厂顺利投入使用,售价40万元,仅相当于同样性能进口产品的1/3。1994年,淮南化工总厂邀请中控参加其联醇装置DCS改造项目的投标,一起参加投标的还有两家国外厂商:罗斯蒙特和西门子。这是中控第一次参加投标活动,也是其第一次与跨国巨头正面交锋;凭借价格优势,加之已有巨化集团的成功示范,以及让用户心动的控制方案,最终顺利夺标。
对中控而言,早期与巨化、淮化的成功合作,“意义非同寻常。这不仅使我们获得了宝贵的业绩,更增强了全体员工的信心。大家认识到,我们辛苦开发出来的DCS并非没有市场,搞‘国货’不见得就前途暗淡。”中控信息公司高级副总裁章全是这样认为的。
流程工业的综合自动化是中控集团的第一大主营业务。资料显示,流程工业产值占中国工业产值的60%以上。中控的理想就是,为这些工业企业提供自动化解决方案,全面提升其产品质量、实现节能减排,提高生产能力、信息化水平及综合竞争力。
中控用“农村包围城市”来形容自己过去的发展路线。金建祥说:“一直以来,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更多是在满足中低端用户的需求,也就是所谓的‘农村’。在这个战略指引下公司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用户档次的不断提高,规模的不断扩大,“如果不能相应地提供满足他们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还是照着老路走下去,结果必然是公司走向失败。”
进军高端
2005年,中控正式吹响“进军高端”的号角。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此时中控与国外巨头的较量已经上升到“比产品性能、比服务水平、比品牌信誉”。
在经过几代DCS产品的研发、应用之后,2007年9月,中控历时3年开发的新一代产品ECS-700大规模联合控制系统正式推向市场。该产品不仅在产品性能、功能、可靠性上实现了重大提升和突破,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产品外观和机械结构的设计上,中控与德国菲尼克斯公司深入合作,专门就机械结构、卡件模具、散热等细节精雕细琢,“经过近两年的合作,成果非常显著,使中控的DCS面貌一新。”“这是我们进军高端市场的重要武器。”金建祥说。
也是在这一年,中控向高端的冲刺终于“有了质的突破”。中控成功中标中国石化武汉分公司500万吨炼油装置控制系统项目,这是国产DCS供应商第一次进入炼化主装置,标志着国产自动控制系统在重大工程的高端市场彻底打破了国际垄断。2009年,中石化武汉分公司500万吨炼油项目通过验收时,用户的评价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中控是少数几家没有让我们操心的供应商之一,反应速度快,服务很到位。”
此后中控在高端项目的进军中不断突破。2010年,中控中标中国石化北海分公司炼油异地改造石油化工项目,第一次进入全厂新建项目,并签订驻厂维保服务合同。2014年5月,由中控实施的“千万吨级大型炼油装置智能装备”专项顺利通过验收,千万吨级炼油装置用上了国产“大脑”。国产千万吨级大型炼油装置智能控制系统在长岭炼化的成功应用,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局面,提高了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综合能力。整个控制系统投资一次性节省近50%,达700万元,大大节约了投资。长岭炼化公司总经理李华说:“通过在千万吨级炼油联合装置智能控制系统上对依托本系统进行10套联合炼油装置实施PID优化整定项目,装置的自控率达到95%以上,大大提高了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并可年增经济效益1500万元;在常减压、催化等装置实施了先进优化控制可年增经济效益900万元,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迈入世界顶级煤炭深加工项目
同年,中控在化工行业的业务再次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签约中天合创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第一次迈入世界顶级煤炭深加工项目,它的建成还将创造诸多世界之最:最大的中控室操作间(2200平方米),最大的甲醇制烯烃MTO(2×180万吨/年)生产规模,最全的聚烯烃工艺包(中石化、埃克森美孚、英力士等),聚烯烃合计137万吨/年,I/O测点逾17万点,相当于7个千万吨级炼油厂的系统规模。因此,该项目一经批复,就得到了业内同仁的广泛关注。中控在该项目中开创了大型项目管理模式,即公司领导亲自担任项目总监,组织工程、商务、采购、售后服务等众多部门保证项目顺利开展,实施时紧密配合业主、EPC各建设单位,严格把关,以确保项目顺利投产,为今后实施世界级石化、化工项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目前,中控已成为中石化、中海油的主力供应商,其DCS在化工、炼油、石化、冶金、电力等多个行业已累计成功应用近万套,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其中国内化工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在国产控制系统中市场占有率高达50%以上,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这也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国产智能控制系统已经完全可以在大型炼油、化肥装置上实现可靠运行,可以直接替代进口大型控制系统,打破国外大型控制系统垄断的局面,迫使其价格大幅度下降,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充分保障了国民经济命脉产业的战略安全。
技术领航:超一流创新能力孵化太阳能、机器人和建筑节能产业
大凡基业长青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拥有超一流的持续创新能力和超强适应性的旺盛生命力。从1993年成立至今,“自主创新”就是贯穿在中控发展过程中的主线。屡创“第一”
中控坚持自主创新,创造了诸多“第一”:1993年在国内首先推出1∶1热冗余DCS;1994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无纸无笔的记录仪;1996年推出全国第一块现场总线圆卡,把模拟表升级成智能表,使我国仪表档次得到了很大提升;1998年第一个在中国大规模推广APC软件,把软件和行业结合起来,实现了先进控制和优化软件的产品化;1999年第一个把现场总线技术应用于隧道监控;2000年第一个把以太网应用到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2005年第一个领衔制订自动化领域国际标准EPA;2007年国产控制系统第一个进入大化工、大化肥装置,2009年进入千万吨大炼油装置,2010年进入中石化大化工装置……直至2014年,国内首个千万吨级炼油装置的控制系统用上“中国芯”……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明确的创新战略、自主的知识产权和品牌、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等,无不让中控人始终保持创新激情,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也是中控不断迈上新台阶的根本。凭着自身的核心技术优势,中控承担并出色完成了多项国家“863”项目和科技攻关重大研究课题,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9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得“标准”者得天下
回顾中控的创新之路,“国际标准”的制定是其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场总线技术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关键技术,有了它,在工业生产中只需通过一根通信电缆将各种生产设备和仪表连接在一起,便能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测量和控制。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现场总线技术以来,这一技术一直掌握在美国Honeywell、艾默生和德国西门子等著名跨国公司手中。跨国公司利用其制定的现场总线标准和专利技术,一直垄断着中国现场总线技术和产品市场,赚取了大量的超额利润。
商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得标准者得天下。”技术标准就像一种游戏规则。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的技术就成为标准,谁就能够有效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获得最大的利益和生存空间。而且,标准通常由一个专利群来支撑,一旦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企业就站在了整个行业的最上游。因此,标准的垄断相比市场的垄断是质的超越。
金建祥认为,标准的作用,就如同生产和研发过程中的“航标”。2005年底,由中控联合浙江大学、中科院和清华大学等研究机构主持制定的现场总线技术标准(EPA实时以太网技术标准),正式通过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审查,成为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获得的第一个国际标准。
金国藩院士曾如此评价中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A实时以太网标准的制定及其进入国际标准行列,使我国自动化行业在某些领域初步具备与国际跨国集团平等对话的权利。”
中控先后与浙江大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等单位密切合作,构建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网络,提高了创新能力,加速了成果的产业化。继2009年12月建成浙江省流程工业自动化与系统重点实验室后,2010年3月又建成流程工业智能系统浙江省工程实验室。主要开展五方面的研究:一是工业通信网络技术与标准,二是智能仪器仪表技术,三是大规模、高可靠性控制系统技术,四是大型生产装置智能控制技术,五是节能减排与安全生产技术及工程应用。
中控提出“以标准技术带动产业进步,占据竞争制高点”的发展思路,围绕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持续提升产品可靠性和行业适用性,成功打破了进口产品在大炼油、大化肥、大型火电和核电装置等重大工程上的垄断,将技术标准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与应用优势,逐步具备了与国际跨国公司竞争的实力。
致力“智慧城市”,孵化太阳能、机器人和建筑节能产业
智慧城市领域,中控在流程工业自动化领域积累的自动化技术同样取得了不俗的业绩,提供涵盖“医、食、住、行、游”等方面的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完成北京301医院全院数字化医疗系统,杭州湾跨海大桥综合信号监控系统、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监控中心、杭州地铁一号线综合监控平台等典型项目,由中控自主研发的轨道交通软件SCADA通过国家软件测评,将有望改变国内地铁长期依赖进口软件的局面。
同时,中控建立了三层次的创新结构:中控研究院主要面向前瞻性技术,对新技术、新行业进行战略研究和前期孵化;技术中心对共性技术和新产品进行预研开发,为各公司提供技术模块和测试验证平台;各公司结合各自的业务领域进行具体产品的研制和完善。这样就形成了储备一代、预研一代、开发完善一代的创新格局。以研究院为载体,中控建立了基于资本的新产业孵化及创业平台,并成功孵化出太阳能、机器人和建筑节能等3个新产业。
由中控投资建设的青海德令哈50MW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是我国第一座大规模应用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站,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50MW,预计年发电量1.125亿千瓦时,一期(10MW)工程已于2013年7月5日实现并网发电。中控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联合杭汽轮、杭锅等30余家优势企业,从设计研发、装备制造及系统集成均为“杭州制造”及“杭州创造”,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2013年10月1日,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及《共同关注》两档栏目对项目进行实况直播,展示了该项目在新能源领域的重要意义,也展示了中控的自主创新能力。2014年9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核定该电站上网电价(含税)为每千瓦时1.2元。我国首座商业化运营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站获批上网电价,将推动行业的迅速增长。
中控的机器人经过5年多的技术和市场积累,已建立了移动机器人和“机器换人”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两大产品线。2014年8月,中标国家电网变电站电力巡检机器人采购项目,该巡检机器人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33%。“机器换人”业务首例应用“点烟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已在人人集团成功投运,并得到央视国际频道的关注和报道。
中控还积极参与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负责建设浙江省首批十三个试点项目之一的浙江省智慧能源监测平台建设项目。2014年承接的国家节能中心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中。
为保障知识与创新成果的积累,中控构建了基于IT工具的知识管理系统,使研发过程快速生成知识库,形成标准模块、软硬件设计规范等货架技术,促进了知识共享,提高了创新效率。
人才领航:中控“首席科学家”的薪酬甚至可能超过公司领导
“大凡成事,其源于势,而势源于人。”金建祥曾说过,高科技公司卖什么?从形式上是卖产品和解决方案,而本质上还是靠智力资源,而智力资源的载体是人才。
中控的人才观是:以人为本,共同成长。中控一直以来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贯彻“尊重人才、尊重贡献、尊重创新”的理念,实施人才创新机制。从1993年初创时的13人到现在的4000余人,中控打造了一支充满梦想、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的优秀团队。这支团队由博士、硕士及各专业佼佼者凝聚而成,其中研发人员近千人,全员平均年龄32岁,是业界最具活力和创新能力的团队之一。这些员工分布在国内30个省市区及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为客户提供就地化服务。
人才激励是创新的驱动力
郭淳,这位14年前从浙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小伙子,如今,已由当初的普通技术人员,成长为中控技术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公司有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两种不同的上升通道,从入职初期,公司就会对你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如果你想一直做技术,公司提供的上升空间完全没有问题。”郭淳说。
为了鼓励创新,中控各公司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制定了丰富的激励政策,郭淳所在的中控技术公司研发中心就有“技术创新奖”这一激励政策。不管你的创新成果大小,只要进行申报,经过公司技术委员会评审通过后,最低可以拿到2000元以上奖励;如果创新有一定影响力,则可以获得1~3万元奖励;如果创新成果产业化带动效应明显,可以拿到20万元以上奖励。2011年,郭淳和同事合作的新一代系统总线研发项目,出色解决了控制系统通讯速度提速的问题,并已经在国家863计划项目中得以应用,郭淳和他的团队还得到了2万元的“创新奖”奖励。
在中控,“首席科学家”是公司“任职资格体系”中授予研发人员的最高内部职称,同时匹配了相对应的薪酬福利政策,还有“技术专家”和多级工程师等类别的内部职称。人才创新机制给予研发人员更大的创新动力和前进驱动,一个致力于创新研发的“首席科学家”,他的薪酬甚至可能超过公司领导。
中控每年将研发投入维系在销售收入的8%左右,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研发投入也水涨船高,持续增长。
院士工作站为高端人才培养提供平台
2011年6月,中控集团院士专家工作站被批准为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012年9月被认定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目前已与中国工程院孙优贤院士和蔡鹤皋院士2位自动化领域的专家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与院士专家团队开展科技合作和联合攻关,带动了产业内部一批科技人才的成长。
院士工作站充分发挥高端人才资源优势,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院士专家团队冯冬芹被评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51人才,潘再生被列入浙江省软科学专家、省青年科学家计划,苏宏业被列入浙江省软科学专家,中控对接团队中控集团副总裁、中控研究院院长施一明被评为机械行业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副总裁张伟宁获得浙江省民营科技创新奖-科技工作者奖。
截至2014年12月,中控集团共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4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员2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人员1名,省特级专家1名、省外专千人计划人员1名、省青年科学家计划人员2名、省151人才14名,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名、市钱江特聘专家1名、市成绩突出科技工作者1名、市第十届青年科技奖1名、市“131”人才58名等。同时,中控还将人才培养和提升工作与中控集团已有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有机结合。目前,中控集团共有博士27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进站12名博士后,目前在站2人。在院士站团队核心专家的指导下,参与院士站承担的科研项目,分别从事建模、机器人、太阳能等方向的研究。
作为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的施一明,是中控创业团队成员之一,也是中控自主培养人才的典范之一。自1993年公司成立以来,他从一名普通的研发人员到研发部经理、研发中心主任、副总裁、研究院院长,一直致力于自动化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化技术的研究。他参与起草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场总线国际标准,打破该领域长期被国外跨国公司垄断的局面;参与国内首创的炼油化工重大工程自动化控制与优化一体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部分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研发国家“863”计划课题“CMC系列芯片的设计、开发及制造”,大大提升智能制造装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他参与的项目3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中控20周年庆“一人一年”演讲活动中,施一明曾满怀激情地说道:“1993年,中控还是一只刚刚启程的小船,小船上的船员是一批毫无经验的年轻人,他们刚刚从象牙塔里出来,面对变幻莫测的商海,能否成功走下去,其实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到了今天,中控已经成为一艘航空母舰,从江河驶向海洋;当年我们这批毫无经验的年轻人,也逐渐锻炼成为船长、大副、二副。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梦想始终陪伴着我们,那就是‘振兴民族自动化产业’,要‘成为中国的霍尼韦尔’。随着公司不断发展,每个中控人也在这里成就自我。”
海外专家的选择
随着公司快速发展,在大力开展人才自主培养的基础上,中控也敞开怀抱,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勇气广纳各路贤才。
2011年9月,浙江省“千人计划”特聘专家、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教授杨永耀受邀加盟中控,兼任中控技术公司副总工程师、中控信息公司副总工程师,现为中控信息公司首席专家。
在中控信息公司,杨永耀的工作内容包括主持城市智能交通整体解决方案的技术规划与管理,组织智能交通和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研究和重大技术问题的攻关,组织相关重大项目争取的技术支持和公司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参与公司技术战略规划的制定,参与“e城市、易生活”智慧城市整体实施方案的设计实施和公司重大技术专题的研究评审等等,让他在海外20多年的积累又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在这里,他的职责,相当于中控的“瞭望者”,站在高度之上,为企业未来定向,同时为企业整合高级资源。
回国后,作为载誉归来的重量级系统工程与自动控制学科专家,杨永耀受到了政府以及国内众多同行的重视,许多机构因此极力邀请他去兼任一些职位,对此他都婉言谢绝。他始终觉得:“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中国的人才从来不缺,每个人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就可以了。”如今选择了中控,相信依然可以在中控的舞台上有所作为,亦不打算再走。准备就这样,和中控执手、偕老。
文化领航:“心怀梦想,产业报国”是中控文化基因的“双螺旋”
基因是DNA分子上携带有遗传信息的功能片段,是生命的基本因子。而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使遗传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层次,“生命之谜”被打开,让人类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中控的文化基因从萌芽开始,就是“心怀梦想,产业报国”的“双螺旋”,而且始终伴随其成长之路,发挥着引领、助推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一阶段:1993年~1995年,心怀梦想,产业报国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国外先进的自动化产品大批涌入,国内自动化行业处于一片寒冬。直至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令中国科技界的知识分子们“下海”创业掀起热潮。本着振兴民族自动化产业,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朴实理念,依托于浙江大学雄厚的自控技术实力,中控于1993年应势而生。
“SUPCON”是“super”和“control”的英文合写,意为“超级控制”。公司的名字中就蕴含着要打造自己的民族品牌,成为中国最知名的自动化公司,开创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自动化事业。
创业是艰苦的,当时浙大石化大楼的两间办公室就是中控的办公场所。由于当时DCS技术绝大多数是国内空白,得完全靠自己原创。现任中控研究院副院长的潘再生回忆说:“1993年6月,接到软件开发任务后,我把铺盖全搬到了办公室,直到10月份才搬回寝室。那时,每天24个小时中,我有23个小时在办公室。”最终,JX-100DCS成功研制,并通过国家级技术鉴定。
中控人最初的梦想,以及那种创业初期不畏艰辛,埋头“做事业”的心态和精神,逐渐成为了中控企业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20年后,中控信息公司高级副总裁赵鸿鸣回忆与中控一起成长的经历时无限感慨:“我非常幸运,能够在20年前搭乘中控梦想之旅,在追随中控‘成为中国最知名的自动化公司’梦想的同时,也实现了很多个人愿望和梦想。”
第二阶段:1996年~2000年,自主创新,明确方向
1997年是中控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一年,新开发的JX-300DCS趋于稳定,得到用户普遍认可;市场开始扩大,销售额首次突破1000万元大关;公司搬入伟星大厦,对外形象大大提升……
此时,西门子公司向中控伸出了“橄榄枝”,希望中控成为其代理商。但中控人的高瞻远瞩在这次重要选择上做了正确的决定。一个组织,前进的方向只能有一个。自主技术、产品的研发是一个公司发展的必经之路,代理虽然可以带来短暂的利润,但也会因此迷失方向,失去自己的价值,由此中控立下“谢绝任何形式的合作”,并明确:“只有自主研发才是公司发展的真正出路。”
1998年3月,中控提出建立企业文化的目的是增强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明确、凝练了中控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即企业目标:“成为中国最知名的自动化公司”,人才方针:“以人为本”,以及在未来日子里影响中控人十多年的企业精神——“敬业、合作、创新”。
第三阶段:2001年~2004年,制定标准,再攀高峰
经过危机洗礼的中控,2000年销售额首次突破1亿元,成为中国最知名的自动化公司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而下一个目标是跻身世界工业自动化强者之林。
随着公司不断发展,产品越来越多,市场拓展能力也越来越强。新的形势促使中控人又有了新的思考,为把中控锻造成一个“百年老店”,中控适时转换经营思路,从“卖产品”“卖技术”,最终演化成“卖标准”。2001年,在国家科技部“863”的支持下EPA正式立项。2004年5月17日,以中控领衔制定的《EPA标准(征求意见稿)》最终以国家标准予以发布,这对将EPA标准引入国际标准,意义尤甚。
2000年底,中控自己的企业文化宣传刊物《中控通讯》创刊。随着中控网站、《中控家园》、中控BBS、墙面宣传等文化平台一个个地建立起来,中控的文化阵地日渐丰满、充实。
2003年,中控10周岁生日,搬入钱塘江畔的中控科技园。这10年,中控借助不断丰富的文化阵地,“敬业、合作、创新”的企业精神不断传承、发扬光大并深入人心,为中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四阶段:2005年~2011年,进军高端,绘制蓝图
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是中控初露大企业病端倪的时期。面对危机,中控人思考的是如何活着,如何应对冬天。“中控还是个小公司,中控人应该以勇于变革的精神,继续新一轮的创业,实现中控人的价值。”这一阶段,中控自上而下开始了关于“管理与变革”的大讨论。通过这次回顾、反思,中控人在前进道路上再次统一思想,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和企业文化。
2005年,对于中控而言,原来采用以“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已在国内很多行业的中小项目形成了优势,但“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的不是周期性而是结构性的变化,企业的转变就必须快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否则只有被淘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控调整战略,正式进军高端市场。
2007年3月,中控成功中标中石化武汉分公司“500万吨/年油品质量升级炼油改造工程”,首次打破国外公司对中国石化行业高端市场的垄断。此后数年,中控连续斩获大型石化项目,在高端产品领域与国外巨头公司同台竞技并屡屡获胜;产品走出国门,在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创下不凡的业绩以及良好的口碑。同时,在智慧城市以及机器人、太阳能、节能等新兴产业不断建树。杭州湾跨海大桥、水立方、世博会海宝机器人等一个个品牌工程大大提升了中控的社会影响力。
第五阶段:2012年至今,不忘初心,再次出发
2012年,中控进入发展的第20个年头,已然在中国自动化、信息化等领域成为著名的综合性集团。这20年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十八大”提出的新目标、新形势等,给中控带来机遇,更带来挑战。
这一年,中控集团组织对中控企业文化理念进行了重新梳理,以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凝聚力量。确定中控的愿景为:世界一流的智慧企业;企业理念:人本、创新、自强、共赢;企业精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诚信务实,勤勉尽责。随后中控开展了一系列文化宣贯、落地活动,为自身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在意识形态领域奠定良好基础。
回顾中控的历史,中控的文化始终伴随着战略的发展而创新进步,已然成为中控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