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工控搜 论坛 厂商论坛 产品 方案 厂商 人才 文摘 下载 展览
中华工控网首页
  P L C | 变频器与传动 | 传感器 | 现场检测仪表 | 工控软件 | 人机界面 | 运动控制
  D C S | 工业以太网 | 现场总线 | 显示调节仪表 | 数据采集 | 数传测控 | 工业安全
  电 源 | 嵌入式系统 | PC based | 机柜箱体壳体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焦化装置(120万t/a)改造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对策
中华工控网
收藏本文     查看收藏

  引言(1)

  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分析120万t/a焦化装置改造的内容及工程量、装置工艺流程、操作运行条件、施工周围环境以及外界的危险因素,找出边生产边施工及装置停工改造的关键危险因素,制定出防止事故的安全对策,运用HSE的管理方法,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达到了安全施工的目的。

  中国石化长岭分公司延迟焦化装置设计规模为60万t/a,原料为管输减压渣油,两炉四塔。装置于1971年5月建成投产,自投产以来,装置的一些主要设备如分馏塔、进料泵进行了更换,同时经过一系列的工艺、设备的技术改造,如18h+单程焦化,使装置的加工能力达到了80万t/a。但是装置使用了近30a,一些主要的设备如焦碳塔、加热炉严重老化,给装置长周期安全生产操作带来了一定的隐患,而且一些设备已不能满足公司大处理量的需求。为了满足公司加工胜利油田原油的要求及提高装置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2002年对现有的焦化装置进行技术改造,使装置处理量达到120万t/a。

  由于改造工程量大,而装置停车检修的时间较短,改造分为两个阶段进行,装置停工前对不影响装置生产的部分项目进行施工,停工后进行全面的改造。由于是在原装置的基础上改造,现场环境复杂,危险因素较多,不论是装置运行施工,还是停车改造其安全难度都非常大,必须采取强有力的防范措施,才能保证改造安全。

  

  装置改造主要内容(2)

  延迟焦化装置改造的主要目的,一是增加装置的加工量;二是提高操作的灵活性;三是采用先进技术,提升装置综合经济效益操作的灵活性;三是采用先进技术,提升装置综合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减轻劳动强度。其主要改造内容有:①分馏塔更换高效的ADV塔盘、进料段采用具有防堵性能的人字挡板、分馏塔各抽出口位置的调整;②新增焦碳塔2个;③新增加热炉1台;④新增换热器23台、空冷器6台、放空塔1个;⑤新增高压泵1台、加热炉进料泵2台;⑥换热流程的优化匹配;⑦新增沉降罐系统;⑧部分管线扩径、更换;⑨新上除焦系统;⑩采用无堵焦阀的焦碳塔预热流程及富气压缩机的改造。

  

  装置改造施工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措施(3)

  通过仔细研究装置改造的工程量、装置工艺流程、操作运行条件及施工周围环境,找出边生产边施工的危险因素,确定危险因素产生的原因和由危险因素发展为事故的条件,以及危险因素的危险等级,制定出防止事故的安全措施。

  1 装置边生产边施工的危险因素

  1.1 从装置边生产边施工的主要内容分析危险因素

   装置运行期间主要需完成的改造工程量为:新焦碳塔塔体、钢结构预制、安装;新加热炉钢结构预制、安装及加热炉的制作;新焦碳塔、加热炉部分管线的预制和安装;新增放空塔的安装;焦碳塔、加热炉及其他设备基础施工;新增换热器、空冷器的安装和配管;DN500、DN600管线的安装;泵区、分馏区部分管线、仪表槽盒的安装等。从施工内容分析主要存在的危险因素有:

  1) 碳塔、加热炉、放空塔、换热器、仪表槽盒安装时动火作业易引发火灾;

  2)焦碳塔塔体、钢结构的安装、加热炉的制作、钢结构、管线的安装时上下交叉作业易发生设备、人员伤害;

  3)碳塔塔体、管线、钢结构、加热炉的钢结构、管线、换热器、放空塔、DN500、DN600管线安装吊装作业,存在吊装危险及对周围设备和管线的损坏;

  4)焦碳塔、加热炉及其他动设备基础土建施工地面开挖,装置通道出现沟、坑易造成人员伤害;

  

  1.2从装置边生产边施工的周围环境分析危险因素

   1)焦碳塔、加热炉的安装空间较小,安装高度大,最高达到了102m,吊装的重量大,最重达到了200t,同时东靠正在运行的炉-30l和塔-201,南侧紧邻装置的主马路,北边是高压泵房,西侧有焦池和沉降池。其施工的主要危险因素有:①周围环境多为瓦斯、油气,一旦瓦斯泄漏或火星掉入沉降池,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②安装空间狭窄、施工交叉作业较多,易碰撞周围设备管线;③焦碳塔及钢结构需动用500t大吊车吊装,吊装的高度和重量都较大,存在吊装危险及周围设备管线的损坏。

   2)新增的放空塔南侧近邻气压机区,西侧靠近加热炉进料罐V-104,北侧有封油罐V-401。下方有运行地汽油泵B-111/112,紫油冲洗油泵B-113/114,封油泵B406/407。其施工地主要危险因素有:①周围环境为汽油、柴油、瓦斯、油气及地漏和下水井,动火时易发生燃烧爆炸;②吊装时有一根DN20的汽油线和DN50的风线进行处理,易破坏管线发生火灾。③罐体吊装属大型设备吊装,存在吊装危险及对周围设备管线的损坏。

   3)新增空冷器和换热器的安装在冷换区,高度从7m~22m,周围主要有换热器、管线、地漏和下水井以及汽油、柴油、油气。施工的主要危险因素有:①地漏、地沟、下水井含油,汽油、柴油、油气的泄漏,施工动火易引燃;②施工易碰撞周围设备管线。

   4)DN500、DN600线以及仪表槽盒的安装,施工的区域多、面广,从加热炉到泵区、冷换区、气压机区,周围环境主要有机泵、管线、地漏、地沟、下水井,施工的主要危险因素有:①地漏、地沟、下水井含油,施工动火易引燃 ;②施工易碰撞周围设备管线;③周围环境的油品、油气、瓦斯较多,施工动火易发生燃烧爆炸;④施工的机具、设备、管架容易造成人员摔伤、碰伤等人身事故。

  1.3 从装置工艺、操作条件分析危险因素

  延迟焦化是在高温条件下,热破坏加工渣油从而得到石油焦、汽油、柴油、蜡油和气体的二次加工装置。焦化过程是一种热分解和缩合的综合过程。装置属于高温(装置最高温度可达1000℃以上,介质温度最高500℃)、高压(最高压力3.8MPa),易燃、易爆的装置。装置所用原料为常减压的减压渣油,其自燃点为230~240℃,而装置的操作温度多在300℃以上,一旦泄漏极易发生火灾,生产的干气和汽油沸点和闪点都很低,与空气混合均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其爆炸极限分别为1.5%~15%(V/V)和1.4%~7.6%(V/V)。同时由于其产品柴油、蜡油的自燃点都低于装置的操作温度,极易发生火灾,存在较大危险。为了加大装置的处理量,装置实行单程+18h生焦,生产组织难度较大,操作变动频繁;同时设备运行时间较长,许多设备超负荷运行;尤其加热炉运行时间长,存在一定程度的结焦;受改造的影响,生产管理人员较少,部分设备带病运行。改造施工的危险因素有:燃烧爆炸对人员的伤害以及设备损坏、财产损失。

  根据以上分析,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作出焦化装置边生产边施工预先改造施工危险性分析表,见表1。

  表1 120万t/a焦化装置边生产边施工预先危险性分析

  2 装置边生产边施工的安全对策

   由于装置运行期间改造施工存在危险因素,并有可能发展为事故,因此,结合以上危险因素分析制定了如下的安全措施:

  

  2.1 控制火源

    1)装置改造施工用火再所难免,但用火一旦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火灾事故。因此,将动火点分为固定预制区和施工区。严格控制施工区域的动火点数。对于用火严把分析关、监护关及审批关,坚决执行“谁签 字、谁落实、谁考核、谁负责”的制度。同时严格落实各项防护安全措施。这派经验丰富的老班长现场监护,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对于高处动火点采取局部全封闭围护防止火花飞溅 ;对于55m 以上以及装置特别危险的动火,要经安环处、监理公司、车间检查合格后,才能动火。且每天只签发1个点;对于节假日,采取领导干部轮流值日,做到每天有领导,每天有安全技术员,每天有现场监护人,切实落实了“人员、责任、配合、看火、操作“五到位的措施。

   2)严格控制 装置的泄漏率;加强对在用设备的维护,确保设备的完好;加强对装置的隐患的整改,严防高温油品的泄漏。

   3)加强巡检 ,严防瓦斯、油气的泄漏。对装置中可燃气体报警设施定期校验,确保灵敏好用,完好率100%。

  2.2 控制明火与可燃物的接触

   1) 用火区域地面必须清洗干净,不留油污。

   2)针对新焦碳塔高处动火实际,制定了完善的安全措施。即从框架西侧开始沿北侧一直延伸到东南侧焦化炉西北角止,采用脚手架搭设25m高的白铁皮的全封闭防火墙 ;25m以上55m以下墙体是白铁皮可折叠式防火墙。

  55m以上采用局部防火,即在动火点下部搭设脚手架,满铺跳板,跳板上铺满白铁皮,白铁皮上铺石棉毯,四周围高1m的白铁皮,迎风面设挡风措施,防止火花溅出。

   3)针对沉降池油池的情况,采取将油池进行封闭式隔离,东、南、北及上方四个面采用脚手架作主体,外面蒙上白铁皮,再加一层石棉毯,动火期间,石棉毯经常浇水,西 面则敞开用蒸汽由内向外吹扫保护,防止火花落入池内。同时动火期间沉降池的汽幕必须开,油池工艺班每天早上6时必须收油,确保沉降池的存油量最小。

   4)针对泵区和冷 换区的动火危险性较大的情况,制定了《管线吊装就位方法》、《泵区管架配管动火施工安全措施》、《DN500、DN600放空线及油气线施工安全措施》、《室外系统配管安装防火施工安全措施》、《放空塔安装安全措施》、《换热器、空冷 安装及配管安全措施》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现场主要采取搭架设局部全封闭防火,对动火点附近旧管线的阀门、压力表等外露部分用石棉毯或白铁皮盖好,地沟、下水井和地漏冲洗干净后用石棉毯盖好并浇水,泵区地沟通蒸汽掩护,同时严禁外排液。

  2.3 确保施工及操作人员的安全

   1) 严禁上下交叉作业。

   2) 严格控制施工单位的加班时间(最长不超过23时),反对疲劳作业。

   3) 优化施工方法,减少高空作业量,尽可能改地面作业。

   4) 地面挖的沟坑全部设置护拦隔离,以防人员跌落;对员吊装区域拉警戒带安排监护

  人,防止人员进入。

   5)考虑到装置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制定了人员紧急撤离方案;针对装置单程+18h生焦的生产实际,实行看板管理,规范焦碳塔的操作步骤。

   6)针对装置边生产边施工的实际,车间实施分层次、有重点的安全教育活动,同时认真开展以沉降池、加热炉、气压机为重点的事故预想和事故演习等安全教育活动。

   7)针对装置边生产边施工的实际,车间人员较少的情况,明确项目分工,即讲分工也讲协助,更讲责任,严格分清领导责任、技术责任、操作责任。

  3 装置停工期间改造施工的危险因素分析

  
  3.1 从装置停工期间改造施工的主要内容分析危险因素

  装置停工改造的主要内容有:分馏塔原有塔盘拆除,新安装34层同效的ADV塔盘;分馏塔抽出口的调整;泵区所有的管线的拆除并更新,机泵重新配管;管线的对接;换热器的移位和安装;换热器的改造;换热流程的优化;压缩机改造;除焦系统的安装。由此可分析改造施工的主要危险因素有:①进入塔、容器、加热炉等设备作业,可能出现窒息、中毒;②高处作业可能出现坠落、坠物伤人;③设备上下交叉作业,可能出现坠落、坠物伤人;④施工初期管线设备内可能残留有介质,设备内通风置换不完全,动火可能引燃、引爆。

  3.2 从装置停工期间改造施工的外界因素分析危险因素

  装置停工后期内部进行了吹扫蒸煮及化学清洗,地面、地沟、下水井也进行了清洗,施工环境大为改善,但是施工工程量大、工期短、施工机具多,造成现场拥挤、作业面狭窄、人员比较集中,易发生人员伤害;参加改造的施工队伍多、人员繁杂,人员素质及受教育的程度参差不齐,对石油化工知识了解不多,对装置的生产特点不了解,等等,使人的操作行为的可靠度下降,也易发生人员伤害。

  根据以上分析做出120万t/a焦化装置停工施工预先危险性分析表,见表2。

  表2 120万t/a焦化装置停工施工预先危险性分析

  4 装置停工期间改造施工的安全对策

  4.1 预防火灾爆炸的对策

   1)装置停工前,要制定详细的停工方案并组织学习,切实分清责任,做到放的空、扫的净、不留死角。

   2)装置交出检修前由公司检修指挥部对装置进行了检修前的安全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检修。

   3)装置停工处理干净后,所有与外界联系的系统管线加盲板隔离;装置的下水井、地漏用沙包、保温灰等材料封闭严密,电缆沟用水冲走积油,用蒸汽吹赶油气,盖好盖板,抹好水泥,不留缝隙。

   4)塔、容器、换热器等设备上的动火及与塔、容器、换热器等设备上有关的管线的动火必须打开全部人孔、换热器抽芯完后才能动火。

   5)设备清理干净之前严禁动火,清干净后动火必须采样分析氧含量、可燃气含量是否合格。

   6)抽调责任心强、身体和心理素质好、能处理突发事故的人,作为安全监护人。同时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

  4.2 预防高空作业落物、人员坠落造成伤害

   1) 重大吊装必须制定吊装方案,经审批后处理实施。

   2) 所有吊装现场用警戒带隔离,人员不得进入,同时派专人监护。

   3) 登高2m以上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4.3 防止进设备人员伤害的措施

   1) 进设备蒸汽断开以防串入。

   2) 进设备作业必须办理进设备作业票,采样分析必须合格。选派有一定救护能力人员

  进行现场监护。

   3) 加强对分馏塔、气压机区的容器设备的通风。

  结语(4)

   通过应用危险性预分析的科学管理方法,对焦化装置的扩能改造的危险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在各项改造工作进行之前制定了相应的安全对策,体现了HSE的管理,做到了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监控网络,加强对现场的检查和监督,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到位。尽管装置经过1年多的施工改造,但是在改造的过程中未发生任何事故,装置也一次开车成功。

  


 

状 态: 离线

公司简介
产品目录

公司名称: 中华工控网
联 系 人: 客服中心
电  话: 0755-26546361
传  真: 0755-26585268
地  址: 深圳市南山区创业路现代城华庭1栋6A
邮  编: 518054
主  页:
 
该厂商相关技术文摘:
智能仪器仪表的发展特点与前景分析
电动机性能虚拟仪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视频监控护航高铁安全运营
基于PLC,触摸屏及变频器对吹膜机的改造
永宏PLC应用于自助图书借还终端机
基于永宏PLC的GSM通讯原理及其应用
改善汽车生态学、安全性和舒适性,四大测试分析是关键
改善汽车生态学、安全性和舒适性,四大测试分析是关键
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及产业化
数控技术发展战略与发展途径的思考
用Energid 的软件进行机器人的抓取和操作
如何借助RFID技术升级企业信息管理水平
更多文摘...
立即发送询问信息在线联系该技术文摘厂商: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为中华工控网会员
请留下您的有效联系方式,以方便我们及时与您联络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动态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工控网客服热线:0755-86369299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2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