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工控搜 论坛 厂商论坛 产品 方案 厂商 人才 文摘 下载 展览
中华工控网首页
  P L C | 变频器与传动 | 传感器 | 现场检测仪表 | 工控软件 | 人机界面 | 运动控制
  D C S | 工业以太网 | 现场总线 | 显示调节仪表 | 数据采集 | 数传测控 | 工业安全
  电 源 | 嵌入式系统 | PC based | 机柜箱体壳体 | 低压电器 | 机器视觉
机器视觉CCD三种电荷转移方式
北京盈美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收藏本文     查看收藏

CCD是目前机器视觉最为常用的图像传感器。它以电荷为信号,通过光电的转换,经过输入、转移、输出成图像信号,以便于对图像的分析处理。是集光电转换及电荷存贮、电荷转移、信号读取于一体,典型的固体成像器件。

机器视觉CCD总共有三种电荷转移方式,分别为帧转移(IT)方式、行间转移(FIT)方式和帧行间转移(FIT)方式。对于整个机器视觉系统来说,CCD的电荷转移是实现图像处理的重要环节。

帧转移方式CCD,是机器视觉CCD中结构最为简单、制作最为容易的一种。FT CCD早年被认为是一种非常不错的CCD结构,尽管其尺寸是其感光区域的2倍,但它的性能较光电摄像管而言有了多方面的改进。

像素上的电荷积累情况与光照的时间是相关联的,即使在垂直消隐期间的垂直传输过程中,像素上的电荷积累也会发生,因此,就产生了一种垂直拖尾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条通过高光点的上下的垂直线,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传输拖尾。传输拖尾对于帧转移方式CCD来说,属于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如果想要防止传输拖尾,唯一的方法就是在垂直传输期间将光线挡住,在早期使用CCD帧转移方式的摄像机上的确有这种装置,但是随着CCD技术的发展,也已经逐步出现了新的改进措施。

行间转移方式CCD,将感光矩阵和存储矩阵交叉成为一个单一的矩阵。这种结构,每个像素包含两个并列的CCD细胞,其中的一个细胞用来感光,而另一个被遮挡的细胞则用来组成垂直移位寄存器,这种结构就解决了传输拖尾对机器视觉CCD的影响。但是,由于垂直移位寄存细胞的周围泄露出来的一些光或者是像红光那样的长波光很深地穿入底层从而产生电荷,而这些电荷又转移到了垂直移位寄存器中,因此,在高光区仍然存在类似于传输拖尾的影响,我们称之为垂直拖尾。相比而言,垂直拖尾虽然很像是传输拖尾,但产生它所需要的高光水平相对却要低的多。

帧行间转移方式CCD,顾名思义是针对帧转移方式CCD与行间转移方式CCD的结合,是目前机器视觉CCD的最佳转移方式。帧行间转移方式CCD的电荷积累工作方式与行间转移方式是相同的,因此,同样很好的规避了传输拖尾的影响。同时,由于其像素电荷在垂直消隐期开始时就被移入到垂直移位寄存器中,而垂直消隐进行时,这些电荷就又被迅速地转移到下半部分遮光的储存寄存器中,整个过程非常迅速,因此,垂直拖尾现象也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北京盈美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www.cnimage.com。 联系电话:18901085836。


 

状 态: 离线

会员简介

会员代号: saerdi
联 系 人: 宋文娟
电  话: 010-82895362
传  真: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路1号国际科技创业园1—1705
邮  编: 100000
主  页:
 
该厂商相关技术文摘:
电子快门的方式——全局快门和卷帘式快门
视觉传感器助力机器视觉发展
工业相机增益与曝光
机器视觉系统LED光源的主要类型及其适用领域
哪些因素影响LED光源的寿命?
机器智能视觉之IC引脚外观检测系统
机器视觉将与彩色视觉系统进一步融合
浅谈图像增强技术的行业应用
自动化技术创新推动电梯步入智能化时代
机器视觉图像处理软件可有效提升产品划痕检测
线扫描相机系统的设计解析
模拟采集卡和数字采集卡之区别
更多文摘...
立即发送询问信息在线联系该技术文摘厂商:
用户名: 密码: 免费注册为中华工控网会员
请留下您的有效联系方式,以方便我们及时与您联络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动态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 不良信息举报
工控网客服热线:0755-86369299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2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