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指定宣传媒体
新闻详情
gkongbbs

新增千亿级机床类产品需求!工业母机如何抓市场机遇?

http://www.gkong.com 2024-06-24 10:50 来源:中国工业报

如果用一句话把机床行业的重要性说清楚,你会想到什么?是“制器之器”“自强之基”,是关系国家战略安全和发展大局的基础性产业。

在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会长毛予锋看来,“是对高端制造业的全球化配置起锚定作用”。对于机床行业而言,产业基础高级化一直是绕不开、躲不掉的难点与重点,高端装备核心部件离不开工艺制造基础积累。

因此,机床工业是决定一个国家制造能力和工业效率的关键工业。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的用意恰在于此:它为工业母机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而伴随着工业母机的创新赋能,也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老瓶装新酒 供需双向发力

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重点将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从政策层面对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设备给予支持。

“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有力支持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势良好。”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罗毅飞表示,今年1-5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5%,增速比1-4月加快0.3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13.5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52.8%,比1-4月提高2.0个百分点。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工程师李燕霞介绍,我国设备更新行动并非首次实施,此前已经历四轮周期调整。

第一轮是1982年底至1991年初,中国经济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迅速转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为提升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中国急需引进和更新现代化设备,尤其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第二轮发生在1991年中至2002年初,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设备更新涉及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

第三轮是2002年中至2012年,中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推动了设备更新需求的增长。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国际贸易和投资活跃,为中国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其中四万亿投资计划、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促使企业和个人大规模购置更新设备。

第四轮是2016年9月至2021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通过设备更新和产业升级来扩大内需、稳定经济增长成为重要举措,积极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调整钢铁、有色、化工等传统行业,推动企业更新设备。

“以往主要从需求端发力,核心是促消费、扩内需。此轮不同的是,生产端的工业装备和机械也纳入了政策的实施范围。”李燕霞指出,《行动方案》从供需两侧发力,从解决“有没有”升级为看重“好不好”,坚持标准引领,更好发挥能耗、排放、技术等标准的牵引作用,绿色低碳、智能化、信息化都将作为实施补贴的标准或对象。

注入强心剂 激活行业动能

2023年,受国际环境、地缘政治及下游装备投资乏力等因素影响,机床行业全年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有所下降。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机床工具行业完成营业收入10974亿元,同比下降10.3%,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132亿元,同比下降35.8%。

这一经济运行态势延续到了今年。1-4月,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重点联系企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0%,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7%。金属加工机床新增订单同比下降4.9%,在手订单同比下降14.7%。

在此背景下,《行动方案》的发布,可谓给机床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每一次设备更新行动,都对我国机床产业和消费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壮大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毛予锋进一步解释道,2009年设备更新行动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机床生产国和消费国,奠定了数控机床产业基础,培育出一批以数控机床为主打产品的企业和产业集群。本轮《行动方案》是在中央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推出的,将发挥更大作用,可以说是升级版和加强版。

具体来看,四大行动都会影响机床行业的运行与发展。设备更新行动最直接、最有效,涉及大批量采购机床产品;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属于需求侧的新动能,可预见随着消费品销售增加,相关消费品上游制造环节也会产生新的设备更新或者添置需求,进而带动机床产业销量提升。

而回收循环利用行动的作用比较间接,主要是前面两项行动中少部分旧机床产品涉及改造和二次利用;标准提升行动既是保障措施,又是发展目标,保证本轮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是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行动。

“作为升级版,《行动方案》要围绕面向高质量发展、构建新质生产力的主线来安排相关政策落地。”毛予锋建议,要解决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用好和加强已经取得良好行业反馈的高端数控机床技改管理政策措施,做好产品标准升级,完善招投标制度,加强对“恶意价格战”等不公平竞争的监管和处罚力度,消除强势市场主体人为设置压账、拖付的行为等。

向高端发展 找准实施路径

“到202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这是《行动方案》对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出的硬性指标,也是在倒逼工业母机企业抓住设备更新机遇,找准实施路径,摒弃简单地同类产品置换观念,向高端、智能升级。

“单纯从数控机床规模增量看,就翻了一番多。相信结合对质量要求的落实,机床行业的产品主体将实现从数控机床向高端数控机床提升,供给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毛予锋分析,对比历史数据,预计到2027年末,至少累计新增千亿级的机床类产品需求。

当然,在设备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环节,关键功能部件选择国外品牌的问题难以避免,也不容忽视。表面上反映的是国内主机企业能力无法匹配应用需求,实则是缺乏对基础共性技术的预先研究和原始创新,制约了国产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的发展。

“有能力的企业可以在基础具备的条件下,努力增加高端数控机床产品的比重。”毛予锋坦言,“未来,以数控机床为主打产品的企业将普遍受益,其中高端数控机床获益更大。而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完备产业链供应链生态、自主化程度高的企业将成为参与本轮《行动方案》的主力军。”

记者了解到,工业母机更新重点方向包括主机制造设备、关键零部件制造设备、工具附件制造设备等。“既要抓住政策红利,也要抓住市场红利。”李燕霞表示,设备更新有利于两个方向。一是基于替代周期、存在技术升级的传统行业,二是符合长期发展趋势、具备远期价值的先进生产力。

那么,工业母机的市场机遇是什么?“钢铁、有色、石化、机械、航空、船舶等重点行业的生产设备更新,都与工业母机相关。此外,机械类设备库存周期一般在四年左右,当前库存已处于底部阶段,部分行业已开启补库存过程。我们赶上了这个机遇,也应该抓住这个机遇,迎接更新需求。”李燕霞说道。

换言之,国内制造业有望释放机床设备更新需求,推动高端数控机床国产替代,加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提升。华安证券则表示,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有望推动下游客户更新需求释放,自主可控背景下,工业母机作为国产替代的重点领域有望持续受益于政策推进。

版权所有 中华工控网 Copyright©2024 Gko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