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kong.com 2009-09-15 15:13 来源:中华工控网报道
编者按: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风能发电,成为继美国、德国、西班牙之后的全球第四大风力发电国家。2008年新增风力发电机组5030台,累计装机容量已超过1200万千瓦。2009年上半年,风电设备产量达427万千瓦,同比增长135.7%,风电企业也由原来的几家发展目前的70多家。风电产业的狂飙突进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泡沫”、“产业过剩”、“降温”、“ 踩急刹车”等呼声纷纷见诸媒体。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本身并不存在过剩一说,过剩的是风力发电的设备。既然风电是未来的清洁能源方向,中国的风力发电要不要降温?
国务院8月底的常务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的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出现了重复建设倾向。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指出,中国的风力发电在搞“大跃进”,目前一哄而上的企业可能有一大半要被淘汰,造成巨大浪费。倪院士的观点得到了一大批风电企业的认同。
华创风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大华的肯定,他说:“明年我预计,2010年的话,整机组装行业肯定会出现一个洗牌,至少一半的企业会倒闭。”
沈阳远大机电装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闫凌宇:“确实是血腥味十足,肯定会有一大批要淘汰下去的,因为我们从世界范围内,真正有实力的风电整机厂家也就那么十几家,那中国现在就有70几家,这可想而知,肯定要淘汰下去一大批,大部分都要淘汰下去。”
早在2004年,中国风机产业就走上了疯狂扩张之路,从2004年6家猛增至现在的70多家,企业数量增长10倍以上;风电的装机容量也从2002年前的46.8万千瓦,迅速发展到2008年底的1200万千瓦,7年足足增长了25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说:“我们将来、未来有个三五家企业就够了,但现在不是这个样子,现在我们有70多家企业在做,并且好多地方都在打造风电基地。”
为什么会存在发电设备过剩的问题?
2005年以来,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风机行业也成了财富神话的代名词,成了地方政府争抢的目标之一。对企业来说,风机行业无疑是一个香饽饽。因为全国当年只有5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而政策规划是到2020年实现30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这就意味着市场有60倍的巨大发展空间。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内大批企业也唯恐落后,纷纷开始跑马圈地。因为在市场竞争初期,能够拿到更高的市场份额,将有利于遏制竞争对手,获得更大的市场利益。
尽管风电大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等方面,生产企业走的却是清一色的引进路线。海关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我国共进口风力发电机组976台,总金额超过9800万美元。数据背后是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快而不强的现实——真正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不多,关键零部件基本依赖进口。这也是我国风电设备产业在上半年产量达427万千瓦,同比135.7%的高速增长下,进口额仍近亿美元的主要原因。
引进的技术与国内风电场的气候环境是否能适应,往往未经过科学论证。一旦并网发电后,潜在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很多。同时,国内风电没有形成国外那样的“先有需求再建项目”和“同一区域生产、同一区域消费”的产业模式。一些地方政府急于上马新的风电项目,造成资源浪费,也不利于市场的有序发展。
其次,技术重复引进、自主创新能力缺失,致使风电成本居高不下,行业利润普遍较低。其三,消化吸收进展慢,核心技术的缺失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大批兆瓦级新型风电机组匆忙投入规模化生产,产品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人民日报辛阳)
外国图纸将拖垮中国风电企业。
在追求利润的冲动下,大批的企业不管图纸是否适合中国国情,撒出大把钞票迅速换回图纸,甚至有的企业都到了饥不择食的程度。
沈阳远大机电装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闫凌宇:“中国大部分的企业都是买图纸的,中国可以现在有80家企业里,应该有70多家都是买的图纸。”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也认为,在整机制造基础不扎实的情况下,大批买图纸生产的风机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一旦大规模出现故障,巨额的维修费用,对生产企业和风电场来说,都将是一场灾难,我们现阶段还应以研发突破为主,或者试验示范阶段的推广,而不到商业化大规模推广的时候。
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副主任杨振斌指出,中国风电增长速度迅速,但在1200多万KW的装机容量当中仅有800多万KW实现了正常的发电,1/3处于不发电或者是发电不能上网的闲置状态。
有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在建和已经建成的风电厂大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至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会出现预期增长还很难估计。(央视调查)
除了核心技术缺失外,风电市场的其他矛盾也日渐突出,亟待解决。其中,风电并网、风电调峰依旧是制约风电发展前景的“绊脚石”。风电并网仍需国家标准说了算 。只有通过电网、电厂和设备商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尽快推出国家层面的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并网的标准,已经迫在眉睫。
[page_break]
国家电网7月30日发布了国家电网《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给风电行业悄悄地引发了一场小地震。国家电网“新规”实施后,未来风电场的电量并网的时候,将会多一道“关卡”,不少风电场的利润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8月31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发布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09年版的通知》。其中,风电设备有三项条款分别已从鼓励进口的先进技术、鼓励进口的重要装备及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三部分中被剔除。
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录》变化,明显反映出政策层担心新能源产业出现“绿色泡沫”,因此提前进行降温和预警,毕竟,如果一起步就重复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的老路,极可能后弊丛生,既无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也葬送了这类“朝阳行业”的未来。
市场人士认为,三部委对于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中风电设备类进行如此调整,也意在鼓励中国新能源领域的自主研发。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风电场都有自己的一套运行评价规程,各个风电场在初期建设、试验和运行管理过程中都是各自为战,相互之间缺乏交流沟通,不能及时共享经验教训,以及采取相应处理对策。
为此,国家能源局日前下发2009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通知,中国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与国电机械设计研究院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共同承担《风电场运行指标与评价导则》和《风力发电场调试规程》两项重要标准的制定和编写工作。标准建成后,风电场运营将有章可循,能够为业内提供技术活动指南,以及统一风电场的运行评价标准,以便在各风电场之间形成信息共享,并及时沟通运行管理经验。
原机械工业部重大技术装备司司长周鹤良指出,尽管我国风电制造业近年来迅速崛起,但缺失核心技术始终都是行业发展的软肋。与此同时,大批兆瓦级新型风电机组匆忙投入规模化生产,致使产品质量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整机制造企业的产品在运行和试制过程中均出现过质量问题。2007年至2008年两年时间里,我们多次遭遇国内企业设备不配套、调试出来的机组通不过运行考核等困扰。即使是投入运行的国产机组也多次出现过较大的质量和技术故障,如轮毂主轴问题、轴承问题等。粗略估算,国产机组可利用率比国际先进品牌的机组低7%左右。
面对这些问题,应大力推动自主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成熟度,其中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而且,在国际风电巨头加快本土化、将战略重点日益转移到中国市场的背景下,时间必须加快。根据我国目前的现实条件,应当争取在五年内建立完整的风电产业技术标准体系。
目前风电产业发展面临六大问题,即并入电网、产业体系、产品质量、自主创新、风电政策、风电人才问题。
建立健全风电设备的技术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推动风电技术进步、保证风电产品质量、促进成本降低,建设大型风能实验设施,支持新产品的实验和检测认证。随着国家一系列“降温”政策的引导和推动,国内风电企业迎来了自主创新和发展的好机遇。
倪院士认为,风电建设是一个产业链,目前制造能力、装机容量在“跛脚”跃进,因为这条产业链上的其它环节如电网改造、风场评估等还十分欠缺,目前最需要的是静下心来突破一些关键技术。
沈阳远大机电装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闫凌宇表示:“我们着急的不是别人手里的钱,我们着急的是我们怎么样把这个技术,得到更深扎实的掌握,然后到未来去开拓市场,到世界范围内去开拓市场。”
通用电气(GE)副总裁迈克 艾德奇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风力发电现有的技术仅够支持未来4年的发展,4年以后这个市场就会转向最新的下一代新技术,更加注重成本控制、低风速效率等问题。艾德奇的观点为风电企业指明了技术创新的方向。
从2004年底北京世界风能大会后,我国的风电技术开发转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自主创新阶段。通过引进759千瓦、1兆瓦、1.5兆瓦和2兆瓦级机组,我国很快与世界先进风电技术接轨,并通过自主创新解决了一些关键部件的技术难题,如齿轮箱、发电机、桨叶、变频器和控制器等。
浙江华仪风能开发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吴运东表示:“通过5年努力,我国已具备自主开发兆瓦及风力发电机组的能力,这包含整机开发、关键零部件开发、设计认证、认证检测等各方面的能力。”
如何从国内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业内人士认为,一是利用重装设备的技术沉淀,掌握并提升核心技术;二是鼓励更多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三是抢占市场。
以自主研发的华创风能公司凭着自有技术,已经实现了85%的国产化率,并攻克了风机最核心的控制系统,通过了国内权威机构的检测。李大华告诉记者,虽然研发技术导致他们起步比较晚,但好在不算太迟,他们今年就获得了150台订单,预计收入达到十几亿元。
结束语: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应在市场蛋糕面前保持理性,避免在产能扩张上进行盲目投资。目前我国风电发展迎来拐点,在量的基础上,必须要在消化吸收、自主创新上下工夫,才能实现质的突破。只有掌握引进技术、拥有自己的新技术才能避免受制于人,实现可持续发展。